Skip to content
田源硕环保科普网
Menu
  • 首页
  • 生态旅游
  • 低碳环保
  • 环境修复
  • 能源治理
  • 废气处理
  • 仪表仪器
Menu

我们为什么要到海底种草

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

仲夏时节,漫步在黄渤海海域近岸,可见成片盛开着花朵的海草床。一棵棵海草吸收着阳光,在海水里随波舞动。

海草是由陆地植物演化到适应海洋环境的高等植物,是地球上唯一一类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。除南极外,海草遍布世界近岸浅海水域。一种或几种海草连片生长,共同形成广袤柔软的“海底草原”,即“海草床”。海草床与红树林、珊瑚礁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。

海草床是最高效的碳捕获和碳封存系统之一,贮存碳的效率比森林高90倍,碳封存时间可达上千年。全球现存海草床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,一年可吸收超过1亿吨二氧化碳。

海草床之所以能固碳,得益于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环境的无机碳,将其高效地固定、转化为有机碳并进行积累。同时,海草床又具备较强的悬浮物捕获能力、稳定的沉积环境和极低的凋落物分解率,这些优势让它能长期有效封存碳。尽管全球海草床的分布面积占海洋面积的比例不足0.2%,但其每年对海洋有机碳埋藏的贡献高达10%以上,是重要的蓝色碳汇和蓝色碳库。

除了超强的固碳能力,海草床还具有吸收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、降低海水悬浮物浓度等水质净化和调控功能,能防止或减缓海滩和海岸的流失和侵蚀,是保护海岸的天然屏障,在护堤减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海草床还是底栖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。它复杂的物理空间和丰富的生物资源,可为海洋动物提供产卵场、育幼场、索饵场和栖息场,也为儒艮、大天鹅等提供食物,具有重要的资源养护功能。

然而,海草床属于脆弱生态系统,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,全球范围内海草床正面临严峻退化趋势。研究表明,1990年以来,全球海草床以每年7%的速度快速退化。

要想恢复“海底草原”,亟待加强保护,如建立保护区;也需开展生态修复,即“海底种草”。

与水稻种植类似,“海底种草”通常包括环境整治、播种、秧苗培育、插苗等过程。近年来,我国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快速发展,相继出现了麻袋装种、纱布包种和泥块裹种等海草种子播种方法,以及麻绳夹苗、基质固苗等植株移植方法,大幅提高了海草床生态修复的效率和效果。

经过多年潜心研究,我们在温带海草床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方向取得了一些突破,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技术体系,促进了我国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规模化开展。截至目前,我们已在山东威海逍遥湖和天鹅湖、烟台招远和长岛、东营垦东和河北唐山曹妃甸等近海海域修复养护2万余亩“海底草原”。

未来,我们将继续潜入海底,种下更加广袤的“海底草原”。

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
标签: 生态旅游概念论文 、 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、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案例 、 互联网+旅游新模式 、 广西生态旅游案例

推荐文章

  • 嘉戎技术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27100股成交总金额为10336803 元
  • 黑龙江食用菌臭氧消毒机
  • 超40亿一周水处理招投标项目汇总33-37
  • 海天股份2024年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2597
  • 中交一航局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
  • 2元面包店日入4000元小伙的创业奇迹
  • 汉斯琥珀丨HUBER COANDA洗砂装置砂处理标杆产品
  • 江苏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左右
  • 最长停窑119天湖北水泥企业2025年错峰生产计划公布
  • 中国电建海洋工程船舶 电建志高电建志远号顺利交付

分类

  • 生态旅游
  • 低碳环保
  • 环境修复
  • 能源治理
  • 废气处理
  • 仪表仪器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5 焦作市田源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| 豫ICP备2023023722号-15